形态描述
标本采集地 浙江宁波;香港。
形态 保存标本的形状为卵形或楔卵形,在尾部四分之一最宽阔,头端削尖至相当狭窄。背腹扁平,但背面多少有些凸出。体长15—55mm,最大体宽(节ⅩⅫ)为7.5—22mm尾吸盘直径约16—22mm。活着时体长约为50—100mm。前吸盘中等大小,接近鼻蛭属,具有一易变的边缘褶,像一个圆形的乳突肿起来,在其中央有非常小的三角形口孔。唇的背面深深地起皱并且常常是肿胀的。有5对眼生在节Ⅱ—Ⅵ上,像在医蛭属(Hirudo)中一样排列着。眼点小而清晰,深深地嵌入皮肤中。环带包括从节Ⅹa2至节ⅩⅢb2的15环。两生殖孔被5环隔开,雄生殖孔在节Ⅺb5/b6。环沟上,雌生殖孔在节Ⅻb5/b6环沟上,两孔的大小随个体成熟程度变化。肛门适度大小,边缘起深深的皱纹,在节ⅩⅩⅦ之后尾吸盘的基部,体表的感觉器非常小,很难看清楚,大量的粘液腺常遮盖着非体节感觉器。节Ⅰ—Ⅳ形成上唇并且由于起皱和网状空隙它们的边界被弄得不明显。节Ⅰ—Ⅲ显然是单环的;节Ⅳ较大,具有模糊的a2/a3环沟。节Ⅴ在背面更清楚地分为双环(a1、a2)=a3,但在腹面为单环并同形成口环的节Ⅳ相联合。节Ⅵ为双环,或通常在背面为3环,在所有情况下环沟a1/a2比a2/a3要浅并且在腹面后口环上完全消失。在有的情况下有一模糊的次生环沟b5/b6的迹象。节Ⅵ/Ⅶ间的环沟不寻常的深,明显地划分开头区。节Ⅶ整周为3环,要不然就象节Ⅵ,但更显著。节Ⅷ可以根据标本作不同地解释,通常为4环(a1>a2>b5=b6),但由于b5/b6较轻微地出现可以是3环的。在任何情况下环沟a1/a2比a2/b5要浅,而比b5/b6。要深。节Ⅸ可以根据3,4或5环加以解释,但最经常的是4环。在这种情况下环式为a1>a2>b5=b6;环沟b1/b2或是模糊的或是完全不可见的,而清楚的环沟b5/b6比a1/a2要浅。节Ⅹ—ⅩⅩⅢ为完全体节,各有5环,但冈(Oka)记述节ⅩⅫ和节ⅩⅩⅢ仅有4环。在这些体节间的环沟最深,而在肿胀的体节之间常常表现为收缩状。在身体两端的非完全体节间这种情况表现不够明显。因为初生环沟(a1/a2和a2/a3)有较大的深度,体环按2(b1和b2),1(a2)以及2(b5和b6)三组排列。而且因为环沟a1/a2比a2/a3较浅,出现首3环与后2环进一步地聚集。依照环沟深度增加的顺序,则为b1/b2、b5/b6、b2/a2和a2/b5。节ⅩⅩⅣ有3环(a1>a2=a3),其次生环沟非常模糊或全然没有。有的情况右侧有4环(b1=b2a2=a3),没有次生环沟的迹象。节ⅩⅩⅥ和节ⅩⅩⅦ各有两环,其中首环较大而且节ⅩⅩⅦ更退化。身体表面淡灰色,下面较苍白;有黑点遍布在所有的部分,但在背中区最浓密。具有不规则的污斑,常常是大小不同并且根据它们在皮下的深度表现为黑、褐或灰色的细长分枝突起。腹面比背面更稀疏地弄上污斑。不同的标本在斑点大小以及它们会合的程度方面也不同。
颚很小,且薄弱。齿呈两列大而钝的不规则板,每列仅有3或4个。咽是在节Ⅵ与部分节Ⅶ内的小肌肉球,后接一伸过节Ⅶ一Ⅸ的狭窄管状食道。在节Ⅹ、Ⅺ和Ⅻ中嗉囊各有一对狭长而且直的简单盲囊,几乎达到身体的两侧。在节ⅩⅢ—ⅩⅧ中嗉囊各有两对盲囊,前对大而直,向两侧伸展并且稍微分叶。第二对很小并且在前、后较大的两个之间。一对大的在节ⅪⅩ发出并且靠在肠的两侧伸至节ⅩⅩⅤ。从节ⅩⅥ—ⅩⅩⅢ,每节后部的两侧各有一对相当大而且呈球形的精巢囊,共有8对或从节ⅩⅤ的一侧起有8对半。在节ⅩⅢ—ⅩⅤ的左侧腹壁上有3个,而在其右侧腹壁上仅有两个小的深褐色卵巢囊。输精管至ⅩⅥ神经节的一段具有特别厚的腺层覆盖着,而其前面至Ⅺ神经节的一段甚狭窄。贮精囊的后端稍膨大成一小的纺锤形腔。贮精囊前面的射精球不明显,仅有一粗管伸向精管膨腔的前侧方。精管膨腔宽阔,其中阴茎囊约为总长的3/4,向出口方向逐渐削尖。前列腺区宽阔而且扁平,被一厚腺层覆盖着。卵巢囊比较大,约为精巢大小的一半,各有一明显的管状叶,输卵管从其末端发出。没有明显的蛋白腺,两输卵管合并成一曲折的总输卵管。阴道囊为纺锤形,其最宽处为长的2/3,后端为一盲囊叶,前面逐渐削尖,无明显的管部。
形态 保存标本的形状为卵形或楔卵形,在尾部四分之一最宽阔,头端削尖至相当狭窄。背腹扁平,但背面多少有些凸出。体长15—55mm,最大体宽(节ⅩⅫ)为7.5—22mm尾吸盘直径约16—22mm。活着时体长约为50—100mm。前吸盘中等大小,接近鼻蛭属,具有一易变的边缘褶,像一个圆形的乳突肿起来,在其中央有非常小的三角形口孔。唇的背面深深地起皱并且常常是肿胀的。有5对眼生在节Ⅱ—Ⅵ上,像在医蛭属(Hirudo)中一样排列着。眼点小而清晰,深深地嵌入皮肤中。环带包括从节Ⅹa2至节ⅩⅢb2的15环。两生殖孔被5环隔开,雄生殖孔在节Ⅺb5/b6。环沟上,雌生殖孔在节Ⅻb5/b6环沟上,两孔的大小随个体成熟程度变化。肛门适度大小,边缘起深深的皱纹,在节ⅩⅩⅦ之后尾吸盘的基部,体表的感觉器非常小,很难看清楚,大量的粘液腺常遮盖着非体节感觉器。节Ⅰ—Ⅳ形成上唇并且由于起皱和网状空隙它们的边界被弄得不明显。节Ⅰ—Ⅲ显然是单环的;节Ⅳ较大,具有模糊的a2/a3环沟。节Ⅴ在背面更清楚地分为双环(a1、a2)=a3,但在腹面为单环并同形成口环的节Ⅳ相联合。节Ⅵ为双环,或通常在背面为3环,在所有情况下环沟a1/a2比a2/a3要浅并且在腹面后口环上完全消失。在有的情况下有一模糊的次生环沟b5/b6的迹象。节Ⅵ/Ⅶ间的环沟不寻常的深,明显地划分开头区。节Ⅶ整周为3环,要不然就象节Ⅵ,但更显著。节Ⅷ可以根据标本作不同地解释,通常为4环(a1>a2>b5=b6),但由于b5/b6较轻微地出现可以是3环的。在任何情况下环沟a1/a2比a2/b5要浅,而比b5/b6。要深。节Ⅸ可以根据3,4或5环加以解释,但最经常的是4环。在这种情况下环式为a1>a2>b5=b6;环沟b1/b2或是模糊的或是完全不可见的,而清楚的环沟b5/b6比a1/a2要浅。节Ⅹ—ⅩⅩⅢ为完全体节,各有5环,但冈(Oka)记述节ⅩⅫ和节ⅩⅩⅢ仅有4环。在这些体节间的环沟最深,而在肿胀的体节之间常常表现为收缩状。在身体两端的非完全体节间这种情况表现不够明显。因为初生环沟(a1/a2和a2/a3)有较大的深度,体环按2(b1和b2),1(a2)以及2(b5和b6)三组排列。而且因为环沟a1/a2比a2/a3较浅,出现首3环与后2环进一步地聚集。依照环沟深度增加的顺序,则为b1/b2、b5/b6、b2/a2和a2/b5。节ⅩⅩⅣ有3环(a1>a2=a3),其次生环沟非常模糊或全然没有。有的情况右侧有4环(b1=b2
颚很小,且薄弱。齿呈两列大而钝的不规则板,每列仅有3或4个。咽是在节Ⅵ与部分节Ⅶ内的小肌肉球,后接一伸过节Ⅶ一Ⅸ的狭窄管状食道。在节Ⅹ、Ⅺ和Ⅻ中嗉囊各有一对狭长而且直的简单盲囊,几乎达到身体的两侧。在节ⅩⅢ—ⅩⅧ中嗉囊各有两对盲囊,前对大而直,向两侧伸展并且稍微分叶。第二对很小并且在前、后较大的两个之间。一对大的在节ⅪⅩ发出并且靠在肠的两侧伸至节ⅩⅩⅤ。从节ⅩⅥ—ⅩⅩⅢ,每节后部的两侧各有一对相当大而且呈球形的精巢囊,共有8对或从节ⅩⅤ的一侧起有8对半。在节ⅩⅢ—ⅩⅤ的左侧腹壁上有3个,而在其右侧腹壁上仅有两个小的深褐色卵巢囊。输精管至ⅩⅥ神经节的一段具有特别厚的腺层覆盖着,而其前面至Ⅺ神经节的一段甚狭窄。贮精囊的后端稍膨大成一小的纺锤形腔。贮精囊前面的射精球不明显,仅有一粗管伸向精管膨腔的前侧方。精管膨腔宽阔,其中阴茎囊约为总长的3/4,向出口方向逐渐削尖。前列腺区宽阔而且扁平,被一厚腺层覆盖着。卵巢囊比较大,约为精巢大小的一半,各有一明显的管状叶,输卵管从其末端发出。没有明显的蛋白腺,两输卵管合并成一曲折的总输卵管。阴道囊为纺锤形,其最宽处为长的2/3,后端为一盲囊叶,前面逐渐削尖,无明显的管部。
鉴别特征
鉴征 活着时体长约50—100mm。身体粗壮。尾吸盘大,几乎等于最大体宽。背面灰白色,具有黑色或微暗的斑,此斑多少有些细密,但在a2环上不明显。完全体节包括节Ⅹ至节ⅩⅩⅢ,环式为(b1=b2)=(b5=b6)>a2,其中环沟b1/b2和b5/b6恒定地比b2/a2和a2/b5要浅,但甚多变化,所以节ⅩⅩⅡ和ⅩⅩⅢ可以被看作不完全体节。
生物学
生态 本种最初从靠近香港的一大约304.8m海拔小溪中采得,以后又从印度马德拉斯耶考德(Yercaud)一条山溪中得到。在缅甸南部德林达依,靠近高加力的多纳山(Dawna Hill)一条丛林小溪中的石块下也采得不少标本,因此本种似乎是栖息在较高的山溪里并且常常隐藏在石块下。根据安娜代尔(Annandale)的观察,活着时本种的身体格外松软并且产生大量的粘液。甚大的尾吸盘以及依附于它上的尾柄肌肉的不寻常大小,身体强有力的收缩性和不寻常的粘液分泌功能使它适于生活在急流多石的山溪中。从消化道内含物的检查冈(Oka)认为香港标本取食无脊椎动物的体液。从多纳山得到的标本有充满血液的嗉囊盲囊,但在血液中含有具核细胞,说明不是哺乳动物的血液。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